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啥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啥

大家好,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啥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问题一:什么是国际日期更变线?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由东向西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据说,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次克附近一个小镇上有个邮政官于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里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里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几乎天天发生。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日开始和终了的界线,因此,它所通过的东西12时区就成为一个十分特殊的时区。在这个时区里,时间都一致,而日期却不同,仅一线之隔,东西竟相差一天,西边要比东边早一天。居住在日期变更线西边楚克茨克半岛上的人,是全世界迎接新年最早的人,而居住在这条线东边的、仅一水之隔的美国阿拉斯加人,却要等待一昼夜之后才能过新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每天还自转一周。因此,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半个球面形成白昼,而背着太阳光的另外半个球面便是黑夜,它们之间的过渡带是清晨和黄昏。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转着,地球上的晨、昼、昏、夜也不断地从东向西移动,循环往复地在各地出现。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现在公认的与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经线重叠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格林尼治时间”是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国际上规定为“世界时”。一百八十度经线正好处于与它相对应的地球另一面。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平常,我们在钟表上所看到的“几点几分”,习惯上就称为“时间”,但严格说来应当称为“时刻”。某一地区具体时刻的规定,与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存在一定关系。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习惯于把太阳处于正南方(即太阳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点,但此时正好背对着太阳的另一地点(在地球的另一侧),其时刻必然应当是午夜12点。如果整个世界统一使用一个时刻,则只能满足在同一条经线上的某几个地点的生活习惯。所以,整个世界的时刻不可能完全统一。这种在地球上某个特定地点,根据太阳的具***置所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所以,真太阳时又叫做“地方真太阳时”(地方真时),平太阳时又叫做“地方平太阳时”(。地方真时和地方平时都属于地方时。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

问题二:什么是日界线,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上有什么不同二者是同义词。

日界线并不严格地指东经180度的经线。而是由北极沿东经1海0度经线,折向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经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由新西兰东边再沿180度经线直到南极。

问题三: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么意思?180°E这条经线啊,过了这条线就减一天(往右),所以说我们比美国早一天啊,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今天星期五,那美国才星期四

问题四: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日期有何不同这个是人为规定的,便于各个地方时间的换算统一。

由东向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加一天,由西向东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两侧日期如何变更

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变更规律:日期要减少一天的情况发生在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线的时候,日期要增加一天的情况发生在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线的时候。事实上,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一条折线而非直线。它的起点是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一直到达南极。日期需要发生变化是越过这条变更线的规定。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扩展资料:

地球是不停地从西向东自转着,每24小时自转1周(360°),1小时要转过经度15°。这样,在同一瞬时,各经度时间都不同。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15°为一个时区,把全球按经度划分成24个时区。

假如我们从某地出发向东作环球旅行,根据时区的换算,每越过1个时区,便要把手表拨快1小时,当回到出发点时,手表就整整拨快了24小时,日期就比当地多了1天。反之,向西作环球旅行,当回到出发点时,会发现比当地日期少了1天。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一次国际天文会议上,研究确定了一个地方,作为新的一天开始的起点,并且命名这个地方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与东西经180°线一致,为了不使一个国家出现两个日期,这条线在穿过苏联和美国阿拉斯加之间地区以及穿过太平洋上一些岛屿时,有些曲折。当国际日期变更线上到达零点时,便宣告地球上新的一天开始了。

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还必须遵守一个规定,才能使地球上各地的日期不出现混乱。这就是:轮船或飞机从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增加1天;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1天。例如英国伦敦(0°线)是1月1日中午12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180°)上正是午夜。

但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日期是不同的。变更线以西,由于在0°线的东面,时间与0°线处相差12小时,这时已度过了1月1日,正是1月2日的零点;而变更线以东,这时刚刚是1月1日零点。所以,当你旅行经过这条界线时,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是,自西向东要减1天,自东向西要加1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国际日期变更线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么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的一条假想的线。

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扩展资料

“标准时计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以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

假如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加上旅行消耗的时间,这样当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的表比身边的人快了24个小时;

相反,当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的表就比别人慢24个小时。(例如儒勒·凡尔纳先生的小说环游世界八十天,福格先生因从西向东周游世界,时间快了24小时,差点没拿到两万英镑的赌金。)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必须解决日期变更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日期变更线

好了,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啥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