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榭倚云边,水树莺啼映日边。春风秋月何时了,往事如烟过眼飘。集贤亭上风光好,水树莺啼映日高。春风十里拂面来,集贤亭畔水清扬。亭台楼榭皆文藻,水树莺啼满碧霄。
(本文图片)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集贤亭》:原文: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译文: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的经历。
集贤亭两排字是什么如下: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集贤亭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湖滨公园,是西湖上非常有名的景点之一。这个亭子建在湖滨一公园湖滨路西侧,与二公园接邻,且与对岸的保俶塔隔湖相望。
2、集贤亭建造时间是2013年3月8日。集贤亭在历史颇有名气,该景点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湾骑射”。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公园“晚节流香”石碑对面。
3、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一公园晚节流香石碑对面,在历史颇有名气,该景点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2012年9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集贤亭轰然倒塌。2013年3月8日,新集贤亭开始原址原貌重建,外表不变并将梁柱换成钢结构。
4、集贤亭是南宋时期。集贤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一处有名的历史古迹。最初是作为集贤书院的一部分而建立的,所以被称为集贤亭。在历史上,集贤亭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但始终保持着其古朴典雅的风貌。
1、红色尖顶的亭子像一朵牡丹,点缀在绿海里,倒也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别致。亭子周围古木参天,花草丛生,百花争艳,真是美不胜收。
2、集贤亭的古诗,详细介绍如下:张祜《早春钱塘湖晚眺》:原文: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
3、描写集贤亭的句子如下: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中国古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的瑰宝。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才子佳人,亭总是令他们流连忘返。有一处亭,便有一处风流,有一座亭,便有一番情。
1、集贤亭建造时间是2013年3月8日。集贤亭在历史颇有名气,该景点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湾骑射”。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公园“晚节流香”石碑对面。
2、集贤亭什么时候建的:2013年3月8日。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一公园“晚节流香”石碑对面,在历史颇有名气,该景点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2012年9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集贤亭轰然倒塌。
3、集贤亭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湖滨公园,是西湖上非常有名的景点之一。这个亭子建在湖滨一公园湖滨路西侧,与二公园接邻,且与对岸的保俶塔隔湖相望。
1、集贤亭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代。最初,一公园一带原有一座亭子,名叫“黑亭子”。到了清代,浙江总督李卫重建“黑亭子”后,取名“集贤亭”。这个名字的由来可能和王羲之《兰亭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句有关。
2、西湖集贤亭的由来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湾骑射”的一部分,经清代浙江总督李卫重建射亭。根据史料记载,湖滨公园一带原有一座亭子,名叫“黑亭子”。到了清代,浙江总督李卫重建“黑亭子”后,取名集贤亭。
3、集贤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寺内,原名“咸阳亭”,因古时地处秦淮河与青溪交汇处,河湾有西晋王导修建的咸阳坂,故名咸阳亭。唐代诗人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用“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句来描绘其景色。
4、集贤亭的由来如下:集贤亭,位于中国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是一座充满历史底蕴、寓意着文化汇聚的古亭。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5、集贤亭的历史故事与文人有关。集贤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相传为当时的拙政园主人袁宗道所建。集贤亭占地约200平方米,为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造型典雅,古朴大方。集贤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6、集贤亭的名字来源于古代集贤院,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因此亭子也继承了这份文化内涵,成为了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好去处。集贤亭的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修建和毁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