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新凉一扇风——立秋诗词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边城月百度云▉ 先秦汉晋   1、国风·邶风·匏有苦叶【秦汉】诗经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   人涉昂否,昂须我友。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立秋以后,植物有哪些变化?   ①匏(páo):葫芦之类。②苦:苦味,一说枯。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匏有苦叶》是《诗经·邶风》第9篇,歌咏一位年轻女子在济水岸边等待未婚夫,对情人又喜悦、又焦躁等候的心情。全诗既用赋体,也用比兴。兴中有赋,赋中有比。   2、秋风辞【西汉】刘彻(前156~前87)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为什么古人容易产生“悲秋”之感?   春女思,秋士悲。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这首《秋风辞》。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这首诗比兴并用,意境优美,音韵流畅,适合传唱,是历代“悲秋”诗中的上佳之作。   3、酬刘柴桑【东晋】陶渊明(352或365~427)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唐代   1、蝉【唐】虞世南(558~638)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蝉在初夏、立秋,有什么不同表现?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触须很像冠缨。②清露:清纯的露水,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汁液。③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④疏桐:高大的梧桐。⑤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⑥藉(jiè):凭借、依赖。这首诗与骆宾王《在狱咏蝉》和李商隐《蝉》被誉为咏蝉三绝。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市)人,隋唐书法家、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荔之子、虞世基之弟。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咏蝉(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曲池荷【唐】卢照邻(约636~约680)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3、初秋【唐】孟浩然(689~740)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4、太原早秋【唐】李白(701~762)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七月流火是指炎热夏天就要到来吗?   七月流火,就是大火星(心宿二)西行,大火星越来越远,表示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5、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750~830)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6、秋思【唐】张籍(约766~约830)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为什么秋风刮起,游子容易思乡?   诗人客居洛阳,秋风咋起惹人相思。想写一封家信,思绪万端不知从何说起,信差刚要上路却又被叫住。还要打开信封细看,是否还有遗漏的话没说。对比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7、立秋日悲怀【唐】令狐楚(766或768~837)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为什么古人容易悲秋?   令狐楚,唐宰相,善四六骈文,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   8、秋日后【唐】王建(768~835)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9、始闻秋风【唐】刘禹锡(772~842)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古诗词中的拟人化,有哪些名篇?   ①君:秋风称呼作者。②玄蝉:即秋蝉,黑褐色。③我:秋风自称。④五夜:一夜分五个更次,指五更。⑤飕飗(sōuliú):风声。⑥颜状:容貌。⑦拳毛:攀曲的马毛。⑧雕:猛禽。⑨眄(miàn):斜视,一作“盼”。⑩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扶病:带病。这是一首拟人格的诗词名篇,诗人和秋风像老朋友一样对话,年老多病,豪气不减。   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0、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772~846)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宴散【唐】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11、秋夕【唐】杜牧(803~约852)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 两宋   1、江上秋夜【北宋】道潜(1043~1106)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苏轼的好朋友——和尚道潜   道潜,字参寥,杭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俗姓何,本名昙潜,赐号妙总大师。自幼出家,与苏轼、秦观友善。苏轼被贬黄州,千里探访与苏轼同游庐山。后苏轼贬岭南,他因写诗讥刺时政受牵连,被勒令还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受诏归还,仍削发为僧。崇宁五年(1106年)归老江湖。   2、芳心苦·杨柳回塘【北宋】贺铸(1052~1125)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古代立秋那些事儿】不同的花代表了什么意象?   贺铸把荷花来和桃杏对比,写荷花有“美人迟暮”之感。不肯嫁春风,许多诗人都有引用,比如,韩偓《寄恨》:“莲花不肯嫁春风。”张先《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3、七月五日立秋【北宋】晁说之(1059~1129)   故庐归客不胜愁,可是人间晚立秋。   收潦水清如可待,无穷蛭螾看沈福。   4、立秋二绝【南宋】范成大(1126~1193)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福。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5、立秋【宋末元初】王镃   西风吹绉碧纱衣,金井梧桐昨夜飞。   自汲井花调药罢,却簪秋叶满头归。   ▉ 元明清   1、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约1280~1330))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立秋【明】夏云英(1395~1418)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3、栀子花诗【明】沈周(1427~1509)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4、投赠张红桥【明】林鸿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5、河渎神·风紧雁行高【清】纳兰性德(1655~1685)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   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   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6、立秋日作【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1711~1799)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边城月歌曲下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