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千年古县井陉:农家石头院直播民俗年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二胡独奏天路简谱指法   张勇和于俊慧表演井陉拉花。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摄   古街、古巷、老槐、石磨、火红的灯笼、喜庆的窗花和福字……农历虎年新春,燕赵大地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除夕,在千年古县井陉的一处农家石头庭院里,镜头前忙碌的村民和独具特色的民俗,让古老的村庄沐浴在春回大地的喜悦中。当天,一场传统年俗直播活动在此火热上场。   “我现在做的是撒糕,在北方家喻户晓,但真要做得色香味俱全、做出家的味道来,其实很不容易。”镜头前,井陉县文化馆副馆长张磊将江米面和黄米面舀入面盆,小心翼翼地掺和在一起。“刚刚有网友问,两种食材的比例该怎么搭配?这个要看各家的喜好,我家一般是对半配比……”张磊微笑着说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井陉秦时置县,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太行天路穿梭在层峦叠嶂的连绵群山,古朴沧桑、弥漫着浓郁乡愁的古镇古村积淀了厚重的民俗文化。   如果最家常的撒糕,是用乡间美食寓意年安高升,那么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井陉拉花,则跳出了井陉人的浓浓乡情。跟随着直播镜头,在这石头庭院的另一侧,井陉县文化馆的舞蹈老师张勇和于俊慧已穿戴好行头,手持伞扇、抖动彩绢、拧肩翻腕,翩然起舞,把现代井陉的气质和风貌融在拉花独有的一招一式里。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自幼练习拉花的张勇介绍说,井陉地处太行山东麓,关于井陉拉花的由来,说法众多。“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这些看似别扭的动作,形象地道出了“行路难”的艰辛跋涉。其音乐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民歌和戏曲曲牌的音调,唱出了井陉人对幸福的深深期盼和对家的眷恋。这种乐舞融合、粗犷豁达的特点,让来自民间的井陉拉花既保持了传统风格,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更具情感容量和艺术张力。   高举的伞寓意风调雨顺,身后的包袱象征丰衣足食,手中的太平板祈求四季太平,威风的霸王鞭代表文治武功,肩扛的花瓶诉说平安美满……作为河北三大民间舞种之一,井陉拉花在2006年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井陉人广场健身扭拉花,正月过会扭拉花,体育休闲项目里也有拉花。这种起源于明清时期井陉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紧密相连,见证着井陉的新变化。“咱们井陉人骨子里有拉花情结,井陉拉花就是这块土地的精气神!”张勇说。   纯天然的山葱、肥美的土鸡、醇香的窦王醋、薄如蝉翼的煎饼、口感筋道的粉条……井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而二胡、拉花等乐器和舞蹈的翩然跳跃,则令人穿越地域空间,品尝到井陉大地一步步走来的变迁兴盛。在不起眼的一角,镜头偶然切过的一瞬,门后墙壁的电闸箱两侧竟也贴上了微缩版的祈福春联。“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你关心它、爱护它,用一种富于人情的呵护心态去对待,哪怕最平淡的生活,也会越来越顺、越来越美。”直播中,有细心的网友见到这个小细节后如此留言,令人感触极深。   当天,近一个半小时直播,点击量近150万。太行山中这一处石头庭院内,洋溢着美好祝福、荡漾着浓浓的乡情,让全国网友们一起感受太行人家的独特年味儿。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穿越古今的年俗,通过一代代人自然遵循的朴素“仪式感”,传达着“天地人伦、吉祥安康”的美好祝愿。(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二胡独奏天路曲谱弓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