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音乐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教堂十大著名音乐歌曲若斯坎和帕勒斯特里那的弥撒曲和经文歌代表了文艺复兴的高雅艺术 -宗教音乐。但是世俗音乐也存在 ,而且不像中世纪的很多流行音乐那样,我们对于它们如何发声都很了解。在中世纪大部分人是不会读乐谱的,全靠手抄的乐谱手稿是极为珍贵的。   然而,这些都伴随着1460年前后约翰·古登堡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改变了。15世纪末的印刷术给信息世界带来的革命不亚于20世纪末的计算机。一旦铅字被安装好,上百本的书就可以很快的、很便宜的被印刷出来。第一本印刷的乐谱在1501年出现于威尼斯,从这个重要的事件可以追溯到今天音乐工业的起源。那时,乐谱的一次印刷的标准通常是500本。巨大的印刷量使乐谱能够让银行家、商人、律师和店主唾手可得。“怎样学习音乐”手册,鼓励普通男女学习识谱,使得他们能够在家里唱歌或演奏一种乐器。有学识的业余音乐爱好者出现了。   舞曲   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开始从能读能写的培养中得到好处。出版商现在出版了记下谱的舞曲的曲集,正确地假定很多新兴的中产阶级能够识谱并准备在家里跳舞。不希望失去一次销路,他们发行了为管乐器和键盘乐器,以及“任何可能合适的其他乐器”的而作的曲集。一种受欢迎的组合-有点儿类似文艺复兴的舞曲乐队-包括一个早期的长号和一个现代双簧管的前身,叫作肖姆管。它尖锐的声音是旋律很容易被听到。   16世纪中叶最为流行的一类舞蹈是帕凡舞,一种由成对的人牵手表演的二拍子的慢速滑步舞。它后面经常跟着一个对比的加亚尔德舞,一种快速三拍子的跳跃的舞蹈。   如图上,据说是表现了1575年伊丽莎白女王和莱切斯特公爵一起跳加亚尔德舞的绘画。   牧歌   1530年左右,一种新的世俗歌曲--牧歌出现了。它很快就风靡欧洲。牧歌是一种为几个独唱声部(通常是四个或五个)而写的作品,用地方语言的诗歌谱曲,内容大部分是关于爱情的。   如图上,16世纪中叶一首四声部牧歌的演唱者。很多女性参与了这种世俗的非宗教的音乐表演。   牧歌产生于意大利,但很快就传到欧洲北部的国家,它非常流行,到1630年大约已经有4万首牧歌被印刷出版,以满足公众要求。牧歌是一种真正的社交艺术,男女皆宜。   在所有文艺复兴的音乐体裁中,牧歌是体现人文主义要求音乐表达歌词意义的最好例子。在一首典型的牧歌里,诗歌的每个词或句都会有其自身的音乐表现。运用“绘词法”的谱曲方式(所谓“绘词法”,是以音乐对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进行音画式的表现,此种方法文艺复兴后期和巴洛克时期被大量采用)。在意大利和英国,这种绘词法风靡一时,甚至在今天,像在“昏倒”这个词上用下行旋律,在“痛苦”这个词上用不协和音,这样的老一套音乐手法,仍然被称为牧歌主义。   牧歌诞生于意大利,但流行的热度很快就流传到了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德国、丹麦、低地国家以及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   1601年,音乐家托马斯·莫利出版了一部叫做《奥里亚娜的凯旋》的牧歌集,包括了24首像伊丽莎白女王(1533-1603)表示敬意的牧歌(奥里亚娜是一位传奇中的英国公主和少女,被用作伊丽莎白女王的诗意的爱称)。其中有一首是皇家管风琴师托马斯·威尔克斯(1576-1623)创作的《当女灶神维斯塔下山时》。他的歌词好像是威尔科斯自己写的,对来自古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做了相当混乱的混合:罗马女神维斯塔正在从希腊的拉特莫斯山下来,看见奥里亚娜正在上山。伴随戴安娜女神的仙女和牧童离开了她,而为奥里亚娜唱赞歌。歌词的唯一价值是它多次提供了音乐绘词法的机会。在歌词的统率下,音乐上行、下行、跑动、模仿手法混合,并为女王献上了“欢乐的曲调”。伊丽莎白自己会弹琉特琴和羽管键琴,并且热爱舞蹈。威尔克斯认为,在结束他的牧歌时高唱“奥里亚娜万岁”是合适的。的确,这位女王很长寿,荣耀的统治了大约45年,我们称之为“伊丽莎白时代”。   威尔克斯的这首牧歌很流行是因为它唱起来很有趣。声乐线条处在很舒服的音域中,旋律经常是三和弦式的,节奏多变,音乐充满双关语。当维斯塔下山时,音乐也用下行音阶,当奥里亚娜上山时,她的音乐也跟着上行。当童贞的女神黛安娜独处时,你可以猜到,我们听到了一个独唱的声音。如此具有娱乐性,难怪牧歌在文艺复兴以后还很流行。实际上,在17世纪从牧歌中发展出了一种叫“格力合唱”(glee,无伴奏男声合唱)的很流行的声乐体裁,演唱他的团体很多。今天我们的无伴奏的牧歌合唱团和大学的格力合唱团,仍然在演唱这些早期的英国牧歌和格力合唱。   宗教音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