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火红的新疆兵团文艺宣传队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二胡曲谱洗衣歌曲谱   峥嵘岁月,火红的新疆兵团文艺宣传队   作者:国风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宣传队宣传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对123团文艺宣传队再合适不过了。   123团文艺宣传队存世15年,从1966年到1981年,据不完全统计,前后进出宣传队的有200余人。这15年时间,正好涵盖1966一1976年。这十年,是特殊的年代,也是火红的年代!   在外人眼里,团宣传队里除了风尘仆仆下基层,挥汗如雨地演岀,就是每天枯燥的排练、训练。谁也不知宣传队员的甘与苦,心酸和眼泪,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他们很年轻,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没有基本功,有些队员不识简谱,甚至无线谱,队员们一切要从头开始学习。   1968年秋天,123团+++思想宣传队成立后工作人员合影,是那个年代唯一保存下来的照片,照片上可以看见女队员怀抱毛主席像,部分男女队员左手端着毛主席语录袖珍本,这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姿态。右前一沈红、孙美兰(编舞)、王惠敏(大)、殷素珍、刘次云(武汉知青)、杨金棠、中后赵新军、张宏伟、宋麦玲。右后一谢宝安、王在渝(副队长)、金永强、付方年、马福顺、李玉生、蒋启庭(队长)、勃建(导演)、丁佑木、宫洪斌、魏叶贵、赵海东、郑毅、刘志尧。   这15年时间,123团文艺宣传队给5、60岁的123团人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15年的岁月,人生最快是欢喜!宣传队给团场职工带来多少欢乐?给团场职工送来一个又一个文艺盛宴。   15年的华章,文艺宣传队发生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给123团文化事业制造一个又一个重大文化事件和爆炸新闻!至今,让圈内圈外人回想时仍惊颤、激动、遗憾、叹息不已。   从1966年成立到1981年解散,团宣传队究竟发生了多少让人感动让人难忘的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据资深老队员孙美兰回忆,123团早在60年代初组建豫剧团,师傅是从山东曹县请来的。孙美兰十岁那年被挑选进剧团开始学演戏,年幼的她勤奋   好学,跟着师傅学唱做念打,每天唱豫剧练戏。据她回忆,时任团政委的赵洪山特喜欢戏剧,123团组建豫剧团,就是赵政委亲自组建的。   孙美兰聪明伶俐,身材苗条,她当时学的是豫剧,演的传统剧目有《花木兰从军》,《铡美案》,《包公断案》。   1966年冬天的孙美兰   孙美兰回忆,1964年后,宣传部门不让在舞台上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豫剧团又改为文工队,演好工农兵高大形象。队员们亦农亦演。农忙时割麦子、拾棉花、打土块,参加团机关劳动。   1966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迅速展开。车排子地区各团场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宣传队。根据形势发展123团文工队又改为+++思想文艺宣传队。主要任务宣传+++思想。推动风起云涌的文化大革命,宣传队员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工队改为宣传队后成连级建制,由团政治处宣教股直接领导,宣传队由政治指导员,正副队长组成。上级派一名指导员和正副队长负责业务训练排练。政治处宣教股主管宣传,业务直管宣传队。   后来,时间久了,人们习惯地叫宣传队。节目内容主要演连队里的好人好事,先进模范人物。阶级斗争为纲,斗私批修。   孙美兰在宣传队的舞台上成长,她清纯年轻,会演唱能表演,成为宣传队的台柱子,群众都很喜欢看她表演。特别是演《白毛女》中的,她扮演喜儿扎红头绳一场戏,她边跳边唱,把朴实无华的喜儿演的生动活泼,深受大家喜爱。   孙美兰说,《白毛女》是1967年排练演出的。喜儿是孙美兰,大春是王在渝扮演,杨白劳是殷承宗扮演,刘训奇扮演黄世仁,杜小娥扮演狗腿子。这是当时排练最大的一部戏。   孙美兰演《白毛女》选段   因为狗腿子有个抢、抓、拉、抱的肢体动作,为避免男女表演时肢体碰撞引起不适,导演只好选一个女队员杜小娥扮演狗腿子。杜小娥虽然是女队员,但是演的很泼辣。   他们排练好节目,骑自行车到连队演出,当演到《白毛女》的北风吹时,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简直是天然的布景,将演出效果推向高潮。热情观众面对演员一次次谢幕不愿离开。   1969年,赵新军(左)王惠敏(大)   给匮乏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兵团团场处在沙漠、戈壁、荒原、绿洲,是真正的文化沙漠。那时放的电影大多是战斗片,不是《地道战》就是《地雷战》,不是《小兵张嘎》就是《鸡毛信》,再不就是八个样板戏,翻来覆去地演,孩子们都习以为常了,因为内容大多口号式,阶级斗争为纲,斗私批修,空洞乏味,激不起孩子们的兴趣。   1969年夏天。左孙美兰,右刘次云(武汉知青),后赵新军。   宣传队是文化沙漠的耀眼亮色。宣传队有一群充满活力青年男女,他们给寂寞的连队送来了一股春风,又似一股清泉滋润每个人干渴的心田。   宣传队来演出,是孩子们翘首期盼的大事。演员们的表演,脸谱化。正面形象,浓眉大眼,反面形象贼眉鼠眼。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目了然。   女演员表情严肃,除了舞蹈时显笑脸之外,其他的节目很少看到笑脸,严肃、直板,台词多是口号。   演员动作夸张、有力、威严。演员们表演劳动场面,战天斗地的动作,穿着背心,汗流浃背,嘴里不停地有节奏地喊嘿凑嘿凑嘿凑嘿凑……一个节目演下来,演员们声嘶力竭,个个累的精疲力尽。有个叫马福顺的队员演的最卖力,他就是多次演这个节目,大声嘶吼,声嘶力竭,累的几乎晕倒过去,最后在舞台上入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可是孩子们最敏感的是那些没有戏剧内容(矛盾冲突),有些喊空洞口号,从头到尾枯燥乏味模仿劳动的节奏,孩子们看多了恹恹欲睡。   宣传队鲜活的人物,演鲜活的故事,鲜活的情节,每次演出内容不一样,是孩子们最期望的事,舞台上的男女演员是真实的,表演活泼快乐,让孩子们永远看不够。   1973年夏天,前左一陈淑芳、赵新军、宋玉萍、赵晓欣。中间左一王惠敏(小)、李小叶、徐小燕、王惠敏(大)。后左一张龙生、葛国民、洪武、丁光辉、李建忠、关耿。   宣传队的基础是连队,而连队的基础是学校学生和老师,到了冬季是青年职工。漫长的冬季,为了打发时光,连队除了每天集大合,到了晚上就是   开会学习,而开会学习就是读报纸。大房子里有女职工一边剥棉桃,一边说悄悄话,排长枯燥乏味地读完报纸,孩子们不玩不闹躺在妈妈怀里睡着了。最后是排长嗯啊地拖长腔调做总结讲话,讲的什么话,谁也没记住。会散了,女人一手抱着熟睡的孩子,一手挎着一篮子桃子花回家。   1967年,女宣传队员学习毛主席语录。   团宣传队结合团场实际,1971年,从斗私批修到批林批孔。123团从豫剧团到文工队到宣传队,那是个火红的年代,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现在6、70岁的人,对宣传队仍然有着难以忘却的记忆。   1969年夏天的孙美兰。   编导工作是宣传队的灵魂,是宣传队的中心。编导们每天都要听收音机看报纸,注意党的方针政策和文艺方向,把握时代脉搏。从每个细节入手,研究观察,不能出现政治错误。   孙美兰主要编舞,和青年男女在一起,她从看到的电影或画报上找舞蹈的灵感,苦心构思舞蹈场景。她说,编排舞蹈的靠的演员基本功、技巧和表演悟性。她经常向王在渝和勃建请教表演技巧,他们经验丰富,和她一块探讨。在政治宣传第一性要求下,上级指示,男女队员演出,穿长袖长裤,腰扎武装带,劳动场面戴草帽,白围巾。特别要求女队员,衬衣短袖长袖,下着长裤。   大概到了1971年后,女队员开始穿民族服装跳舞,穿长裙,上着短装,不能无袖无领,裙子里着长裤。后来裙子里可以穿短裤,不能露大腿,腿上穿长袜,不能穿肉色,只能穿黑色和灰色。女队员们跳的第一个是藏族舞,因藏族长裙多是粗布不飘逸,款款走动,动作幅度不大。后来穿蒙古服装跳舞,基本符合动作要求。只是不能跳其他民族舞,因为其他民族舞动作幅度大,易暴露腿部,所以藏族和蒙古舞多些,也有朝鲜舞。   女队员里面穿彩绸裤,腰上和脚弯绷松紧带。可是女队员一旦演起来,那些鲜艳裙子多是丝绸,飘起来,很难把握分寸,有的女队员会受到批评,或者写检查。女队员望着信笺纸,不知道怎么写,让女队员哭笑不得,满腹委屈,跳个舞也跳出了资产阶级。   1970年冬天,七师首次职工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在七师大礼堂举行,七师各团场派出宣传队参加汇演,这是大会开始前师领导讲话现场。   领导一顿劈头盖脸训斥,女队员们低头不语,以后跳舞不能放开跳,不能有太多笑脸,只有绷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这让编导们压力很大,如履薄冰。编导们向领导承认错误,不怪队员,立刻改正。   领导看了演员表演后表扬,经过学习,灵魂深处闹革命,队员们反对资产阶级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领导表扬完之后,又开始敲“警钟”打“防疫针",特别是长得漂亮女队员有小资产阶级思想苗头,不许窜门随便和男青年接触,要求男女队员12点前熄灯睡觉。   1970年冬天,七师首次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参加业余文艺观摩演出的部分演员。右一刘敬贤、赵海东、李玉生。后右二赵新军、孙美兰、殷素珍等。   青春摇篮里的文艺轻骑兵   宣传队选演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小伙子帅气,姑娘漂亮外,还要胆子大,嗓门亮,敢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唱歌、跳舞、说快板或数来宝。   宣传队有30多人,人才济济。器乐中有民乐、西乐和打击乐,各有专长。节目自编自导自演,有负责舞台监督的、搞灯光音响效果的,还有专管生活的。他们每天练习吹拉弹唱、压腿、翻跟头、背台词、练绕口令、练基本功。那个气势完全不亚于一个专业团体。   据老队员李小叶回忆,我小时能歌善舞,上到初中老师推荐我,1971年夏天,我被团宣传队的一个干部发现,调到宣传队,那年我15岁。我们一块   进入宣传队的有8个女孩子,后来才知道宣传队到学校选人,挑选了30多个,只有8个人被选中。和我一块进入宣传队的有陈淑芳、宋玉萍、赵新军、薄新建、赵晓欣、王惠敏。   我们年龄从15岁到18岁,正值青春年华。每天早晨集合点名,吃过早饭后,雷打不动政治学习,指导员读报纸,新老队员集中坐在会议室学习。学习结束,队长教队员们练基本功,练声,学简谱和五线谱,为演出做准备。   宣传队队员从全团青年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女队员长相俊俏,男队员英俊勃发。最主要的是我们身上有一般青年没有的文艺细胞。   我和许多队员一样,每天开会学习练功。宣传队要求队员说普通话,不准用各地方言。因为队员有河南人,四川人,甘肃人,山东人,上海人,武汉人。不管哪里人,以普通话为标准,如果谁说方言,单独训练。可是指导员是广东人,说一口广东话,没有人要求他说普通话。   1973年冬天,王在渝(上海知青)副队长。喜欢和马在一起。   李小叶说王在渝,副队长叫王在渝,上海支边青年。他师范大学毕业。会写剧本、谱曲、男高音。   在学校时吹拉弹唱,无所不通,是个文艺积极分子。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一支歌曲《送你一束沙枣花》,非常感动,想去遥远的边疆锻炼,便报名支援边疆建设。他到兵团分到连队浇水排浇水,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浇水,寂寞时,柱着铁锹,穿着胶筒,在荒原唱歌,他的歌声在边疆辽阔的田野回荡,人们在田野上经常听到一个男高音歌唱。浇水排的小伙子喜欢听他唱的歌,他不但会唱中国歌,还会唱外国歌,用外语唱。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宣传队组建,政治处在全团广招爱文艺的人材,自然就注意上了他,把他调到宣传队当副队长。他对队员要求严格,不准配乐器的队员抽烟。下连队演出,骑自行车,男带女,男女队员为了分解乐队乐器多的压力,每人背一件乐器。   李小叶回忆勃建导演,有次和勃建聊天,他告诉李小叶他16岁参军,分到部队文工团当演员,他所在部队文工团叫前线文工团。他参加过朝鲜战争,在战场上给战士们表演节目。有一次在战场上慰问演出,遭到敌机轰炸,他扑倒在地,脸部受了伤,当时勃建以为自己毁容了,以后不会有机会演节目了,非常痛苦,过了三个月后,解开脸上的纱布绷带,照镜子一看,脸上脱了一层皮,红彤彤的。医生说没事了。过了一段时间,伤好了,脸上又重新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当他出院时,朝鲜战争结束。他回到部队一年后,转业分到北大荒当工人干活,后来又到了新疆兵团,再也没机会进文工团了,他分到团场连队开荒生产。勃建个子不高,从小喜欢唱歌跳舞,有文艺天赋。由于他有文艺基础,编小节目,说快板,玩乐器,跳舞唱歌全会。领导发现他是个文艺人才,宣传队组建时,被团政治处选调入宣传队。勃建是从前线歌舞团下来的演员,在宣传队当导演。他目光犀利,一看一个准。我们尊敬他们,又害怕他们。   再说孙大姐,她十岁就进入剧团学戏当演员了,比其他人进来还要早,大家都很尊重她。她从来不摆老资格,说话温柔和气,大家都是15、6岁才出校门,她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爱护新队员。教队员练基本功,压腿是演员的基本功,演员必须要过这一关。我们几个新队员,刚开始压腿很痛,很痛苦,眼泪忍不住地流下来。在孙大姐鼓励下,我们一天天坚持下来了。有了基本功,跳舞跳得好看,轻松自如。孙大姐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她每天和我们一样练功,非常刻苦,从来不叫苦。让我们非常感动。她教大家练唱,指挥大家唱歌。   李小叶把他们佩服的不行。他们是第一批进宣传的人。他们在李小叶眼睛里都是大英雄!   1972年,123团宣传队在露天场开春播动员大会后演出。宣传队演员依次排列左一徐小燕、左二宋玉萍、左三赵新军。右一李小叶、右二薄新建、右三赵晓欣。   到了舞台上,演员们化着浓重的妆,一身鲜艳的演出服,情绪激发出来,他们表演合唱群舞独舞快板书样板戏轻唱样板戏选段,还有器乐演奏。   宣传队指导员按部就班抓思想学习,正副队长严肃认真抓队员业务技能。当时组织纪律和生活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被挑选出来的年轻男女队员不准谈恋爱,这是刚性纪律!一旦被领导发现男女队员恋爱,立刻开除或辞退回原单位。   所以,一心求上进的青年都非常珍惜在宣传队每一天的日子,回避恋爱这个禁区。但热爱文艺的年轻人多是性情中人,男女碰撞,肌肤之亲,青春激荡,热血燃烧,难免在那一刻突然擦出爱情火花。   团部机关北面五十年后盖起一座气势宏伟的苏式大礼堂,前后两个耳房。每个连队后来盖大礼堂,都是模仿这个建筑。大礼堂就是宣传队的训练和排练基地。宣传队队员练功练唱在大礼堂后台进行,两个耳房做配器练习乐器的房间。   1975年8月1日,宣传队在团露天场演出,演员依次是前排陈淑芳、赵新军、宋玉萍、李小叶。中间王惠敏(大)、赵晓欣等,后排张龙生、葛国民、洪武、李建忠等。   他们在舞台上表现最多的是解放军,有军帽有皮带红袖章。他们用四肢画出刚劲有力的动作轨迹,棱角分明。他们的表情传达着坚定纯洁。   他们表演的节目有《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抒情点的还有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映山红》。   他们的歌唱旋律优美动人,引起台下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李铁梅、吴琼花等经常在舞台上出现。主角是革命时代的偶像,就像宝石不管他们在哪里,都会在一转身,一颦一笑中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他们青春矫健。他们是革命时代的偶像,也是观众们的偶像。观众们在台下评头论足,评论哪个表演的好,表演的像模仿的像,每个女孩都想成为那个艺压群芳的主角。每个男孩儿都想展示出自己最生动的光彩。   宣传队每到一个地方演出,盛况空前,是一个盛大的节日。男女老少都搬上小板凳占位子看节目。露天场黑压压一片,有的观众找不到座位,干脆爬到屋顶,调皮捣蛋的孩子趴到高高的树杈上。远来的牧民,有的骑马、有的骑骆驼、有的骑毛驴来看节目。观众们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掌声雷动。   夏天的露天场,冬天的大礼堂,无一不有他们青春的身影。女队员们画着浓重的妆,每个演员手里都拿着一支笛子或者一双筷子,动作整齐地边敲边唱。他们在舞台上有板有眼,表情生动,好像天上真的有双眼睛在看着,并忽悠着他们眼都不眨一下。他们唱语录歌的时候统一穿着绿军装腰里系住,牛皮带子绕到腰后就这么一圈儿,左手拽着右边地狠狠用力拉起,他们在勒自己腰的时候,脸上无不是威风凛凛。   这支年轻的队伍,不论春夏秋冬下连队、到部队、去农村演出。或骑自行车、坐马车、坐拖拉机,每年行程几百公里。每到一个地方演出,男队员搭舞台,女队员进伙房帮厨,到了夜幕,繁星点点,汽灯明亮。   宣传队的节目成了连队群众的最大乐趣。男女演员是真实的,看的见摸的着,百看不厌。男演员像一棵棵年轻的白杨树。女演员光彩照人,像一朵朵盛开在阳光下的向日葵。他们有血有肉,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们看不够爱不够。宣传队的演员身影出现在连队,平静的连队立刻沸腾起来,他们精彩的表演获得人们一次又一次雷鸣般的掌声。宣传队的节目给枯燥寂寞的孩子们带来无穷乐趣。宣传队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喜悦。   赶上数九寒天,北风呼啸,几十里外的地方老乡骑马闻讯赶来了,他们还从没见过这样庞大阵势、演技不比专业团逊色的宣传队,舞台上观众和演员激情高昂,情感互动。   人生小舞台,社会大舞台。   1970年夏天的孙美兰。   宣传队演出的节目内容有指导员来拟定,首先是政治宣传第一。演出的节目内容有舞蹈,独幕剧,快板,乐曲。内容反修防修,阶级斗争,劳动生产,多是铿锵有力的形式。   当时有个杨建新的青年表演《孤儿记》,让台下观众深受感动,忍不住有人高呼口号,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后来杨建新不表演节目了,改学拉二胡,至今己是二胡方面的表演专家。   1972年秋天,123团宣传队表演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孙美兰扮演阿庆嫂。   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员们的表演形式活泼一些,学演革命样板戏,当时选了一个样板戏《沙家浜》,排练演戏地点选在12连,12连是个新生队,伙食好,环境好,王新军就在这个连上初中。因《沙家浜》是全场戏,从排练到正式演出用了两个月时间。   演《沙家浜》,在全团海选演员。由于郭建光威武高大的气质,在汽车连工作的年轻的技术员小唐被选中,扮演《沙家浜》的郭建光。孙美兰凭气质和演技,成为主要角色阿庆嫂人选。沙奶奶由沈红扮演。前面排演的多是选场,这是全团第一次排练全场样板戏,排练场地放在文化氛围浓厚的12连。   《沙家浜》是京戏,而孙美兰学的是豫剧,不论唱词唱腔都有区别,孙美兰要尽快适应。她反复看剧本,琢磨台词,电影放映队师傅一遍又一遍放《沙家浜》电影,孙美兰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模仿动作声音跟着学演技,她很快进入京剧演戏状态,像真正的阿庆嫂。最精彩的是《智斗》一场戏,每句台词,每句唱腔把握十份到位,她和胡传魁,刁得一配合默契,把一个机智勇敢的阿庆嫂演活了。这是她在戏剧舞台上的一次飞跃。   《沙家浜》排练成功后,在全团各连队演出,获得大家的赞誉。队领导很高兴,又安排剧组到部队,到地方公社演出,大受欢迎。部队和地方公社热情招待,有肉有酒,气氛热烈,让大家感动不已。他们知道,这是最好的回报。孙美兰在戏剧舞台上,达到了一个高光时刻。   演完《沙家浜》后,剧组解散。而演郭建光的演员,由于高大英俊,阳光威武,与银幕上的郭建光何其相似,引起一个女队员的爱慕之心,产生感情,结为伉丽,传为佳话。   在青春摇篮里吐蕊芬芳   李小叶是宣传队里一个老演员,她15岁被挑选到宣传队,一待就是近十年,宣传队解散时,她已经20多岁了,大部分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宣传队。   1973年夏天,李小叶穿朝鲜服装表演舞蹈。   李小叶是群舞中的领舞。她有舞蹈天赋,学什么舞,像什么舞,受到大家的关注。她的岀现经常引起观众的喝采,你看她一招一式,一个媚笑都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一群藏族姑娘端着个洗脸盆,惟妙惟肖地表演洗衣舞,把一群姑娘给解放军战士洗衣服的场面表现的热情感人,观众们时而看的目瞪口呆,时而看的热血沸腾,时而看的激动呼叫,口哨声四起!演员看台下的观众激动,舞也跳得轻快飘逸,艳丽的裙子飘起那一刻,掌声雷鸣般地响起。   李小叶从花季少女时代,受到民族舞蹈艺术的熏陶,显示出她的舞蹈天赋。她上小学时,被选为班级的文艺委员,她不但是班级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同时也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她像一只舞蹈的精灵飞来飞去,用肢体语言和舞蹈语汇向人们倾诉自己是怎样的热爱舞蹈艺术,渴望成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舞蹈家。   1972年春天,李小叶(前一)郑毅(左)沈红(右)   群众最喜欢的是少数民族舞蹈。那服装很鲜艳,音乐很优美,舞姿很舒展,朝鲜舞“金达莱”、藏族舞“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都是保留节目。其中藏族舞标志动作“跳旋子”,女队员表演动作很旋上几把。6个女队员穿着绿色的蒙古族服装,一会表演骑马,她们一举手一投足,魅力四射,看得观众如醉如痴。   1974年夏天,李小叶(右)赵晓欣(中)、宋玉萍(左)   李小叶说每年七一八一十一,都要排大型歌舞,庆贺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为了扩大演出阵容和气势,领导从全团各连队选调男女演员参加演出。男女统一着军便装,女队员有时上穿白衬衣。   洪武回西安探亲,买回几套民族服装,大家都很喜欢,每人要做一套,没有布怎么办?大家想办法,用日本尿素的包装布,那种布很结实,可是上面印上去的“日本”两个字怎么洗也洗不掉,将就着把白布涂上一道道红黄条状油漆,把“日本”两个字遮盖着,做成藏族服装,大家一穿很合适。   李小叶在排练过程中,要求自己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造型,到每一个情   节,从低潮到高潮,都要精确到位,舞蹈配以欢快的民族音乐。   有一次下连队演出节目,观众们喜欢看民族舞,看完藏族舞后,要求再来一个民族舞!勃导催促大家换民族服装,跳蒙古舞,这个舞跳得比藏族舞还要精彩,观众们来劲了,不停喝彩再来一个,勃导给大家说,加把劲!辛苦点!只要观众喜欢再来一个朝鲜舞!女队员们跳得高兴,朝鲜舞跳舞完大家快没力气了。王副队长为了保证大家的体力,早联系伙房给大家准备了夜宵。因为大家都喜欢看民族舞,民族舞成为领舞。后来,民族舞成为宣传队的保留节目。   1974年夏天,前右李小叶、陈淑芳、薄新建、宋玉萍、赵晓欣、高士伟、丁光辉、郑毅等   1973年,武汉知青刘次云,利用回城探亲之际,勃建交代她采购演员们穿的民族服装。买回样服后,回来找团部缝纫室比划着裁剪制作,当时用的   布大多是绸缎,或的确凉布。青年男女队员喜欢民族服装,穿戴好后留个影。   到了1975年,宣传队表演的内容开始多样化。在节目中出现了藏族舞,维吾尔族舞,哈萨克族舞,蒙古族舞,这些节目深受群众喜欢。乐曲有节奏明快的二胡、琵琶、三弦、洋琴等曲子。一年后,宣传队表演的节目内容多起来,多场剧多场话剧也上演了。   李小叶陈淑芳1975年他们参加伊犁州地区文艺汇演,获得观众热烈掌声,同时获得了舞蹈大赛第一名。她们就是凭着《北京颂歌》《奶茶献给毛主席》这两个出色的舞蹈走红。   1974年夏天,陈淑芳(左)和李小叶(右)穿朝鲜服装。   胡丽华说起李小叶一个故事,有一年西藏军区歌舞团来几个人招演员,他们观看演员演出,王副队长让大家表演藏族舞洗衣舞和阿里姑娘学纺织,几个女队员化妆穿藏族服上场表演,他们一眼看中台上表演藏族舞的女演员李小叶,她曼妙的身材,款款起步的藏族舞,把西藏军区歌舞团来的几个人   眼睛吸引住了,点即表示,就要这个女演员!   宣传队的女队员们啧啧,非常羡慕李小叶,有这么好的运气,被西藏军区歌舞团选中,对于大多数队员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啊!   可等她卸完妆岀现在西藏军区歌舞团的人面前时,他们问宣传队领导,你们换人了吗?队领导说,没有啊!她就是你们指定要的演员!   1975年夏天,李小叶(左)在女队员们在一起。   西藏军区歌舞团的人面面相觑,因为台上的演员与卸妆的演员完全是两个人,他们无语离开了宣传队,李小叶孤零零站在那里落选。她后来才知道这个实情,她痛哭失去了一次上升的机会。   后来不管命运多舛,李小叶仍然坚持舞蹈艺术的追求。她爱舞蹈艺术,后来在团小学当老师,培养出许多文艺新苗,孩子们至今没有忘记她。   二胡曲谱网简谱洗衣歌笛孑分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