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会师历史背景6月23日,《长征组歌》第一代歌唱家马子跃,第二代歌唱家于乃久,第三代歌唱家叶翠、张大伟以及武警北京总队战士男声合唱团等齐聚国家大剧院,重温《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作为国家大剧院庆祝建党百年“文艺经典中的党史”系列活动之一,《致敬长征——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汇集了三代艺术家致敬伟大的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体现。”邵维正在访谈中谈到,今天,长征精神将继续为我们党和军队注入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的不竭动力。
《长征组歌》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深入人心的音乐经典。1965年,曾参加过长征的萧华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历时3个月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史诗《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随后,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诃、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谱成组歌,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巧妙地把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曲调融合在一起,最终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已经走过了56个春秋。当年我还是一个小青年,1965年8月1日在北京唱响的一部经典,没想到这部经典伴随着我的一生。”谈到《长征组歌》,马子跃动情地说,“这是萧华将军用他血脉中的故事写成的诗行,只用了680个字就概括了全貌。当时我们歌唱的是这种艰苦的生活,学习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现在我们唱的是一种长征的文化和精神。” 马子跃酷爱收藏,几十年来,他收藏了大量关于《长征组歌》的照片、节目单、海报等珍贵资料,并采访过多位主创艺术家。可以说《长征组歌》已经融入了马子跃的血脉。“在唱《长征组歌》的时候,我们读懂了长征,我们读懂了长征,就读懂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好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也非常荣幸得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感觉非常的光荣。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一代一代的把长征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把《长征组歌》也世世代代的唱下去。”
叶翠表示:“在今年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时刻,再度唱响这首作品,我会融入更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其中。我要不断地去学习长征的历史,通过学习,再去弘扬这种传承这种长征精神。通过这首作品的演绎去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张大伟表示:“今天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长征那段艰苦的岁月。我们能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走好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的长征路。”
之后,“文艺经典中的党史”系列活动还将继续通过艺术家讲演、艺术展览的方式,以“作品为点,党史为纲,精神为魂”的思路,用经典文艺作品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弘扬共产党精神,凝聚力量、感召人心。
摄影/刘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
大会师背景音乐